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妇计动态 >
妇计动态

了解婴儿骨骼的发育

作者:儿童保健部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4-29     浏览:

  人体中的骨骼,就像建筑物的支架一样,支撑和维护着我们的躯体。骨骼状态不但决定着人的身高,更具有保护、支持、造血、储存、运动等功能,对于人体的正常运动和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婴幼儿的骨骼幼小稚嫩,可塑性较大,具有一定的弹性。宝宝的骨骼跟未来的身高和骨骼健康有密切关系,骨骼生长发育得好,身材便高大;骨骼的生长发育出了毛病,会导致生长障碍,身材便矮小。

  婴儿的骨骼数量要多于成年人。成年人体内拥有206块骨头,但婴儿的数量会多些。一个新生儿的骨架大约由300个不同的部位构成,它们是骨骼和软骨的混合物。软骨最终会固化为骨骼,这一过程被称为骨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婴儿体内“额外”的骨头会融合形成更大的骨头,到成年时骨骼的总数量就减少到206块。

  影响骨骼生长的因素很多,如先天性疾病、严重的营养不良、严重的维生素(维生素食品)D缺乏、干骺端发育不良及软骨发育不全等多种骨代谢疾病,均可妨碍骨骼的生长和长骨端的发育,都会引起儿童骨生长障碍,最终出现身材矮小。

  身高是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,宝宝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优劣决定的,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、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。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,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,脊柱次之;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。

  在发育过程中,我们首先要关注颅骨的发育。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。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、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。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,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;囟门过大、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,都应做进一步检查。

  其次是脊柱的发育。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,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。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,即宝宝2-3个月大时会抬头,6-7个月大时能独坐,8-9个月大时会爬,10-11个月大时能站立,12-16个月大时能走路。若没到相应的月龄,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、学站,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,这也将影响其身高。

分享
Copyright@2016 www.aqfjzx.org 皖ICP备17007487号-1
版权所有:安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
热线电话:0556-5572202 地址:安庆市东围墙12号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035号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