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苯丙酮尿症(PKU)患儿血值的监测管理
作者:儿童保健部 发布时间:2024-11-15 浏览:次
苯丙酮尿症(phenylkeonuria,PKU)及苯丙氨酸羟化酶(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)缺乏症,属于高苯丙氨酸血症(hyperphenylalaninemia,HPA)常见的一种,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(PAH)缺乏引起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,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低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,Phe)饮食治疗,控制血Phe浓度在理想范围,以防止患者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心理行为的改变。
1、血Phe浓度控制范围:各个国家制定的血phe浓度控制理想范围的标准不同。根据2014年美国指南,PAH缺乏症患者在任何年龄段(包括孕期),均需控制血Phe浓度在120~360μmol/L。在饮食Phe限制不严的情况下,血Phe浓度在60~120 μmol/L时不认为过低。参考国外标准,结合我国国情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,建议控制范围:
1岁以下婴儿脑发育快速增长,饮食单调,严格控制血Phe浓度120~240 μmoL/L;
1岁后逐步添加辅食,特殊饮食口味欠佳,费用增加,治疗依从性下降,血Phe浓度控制可适当放松,控制在120~360 μmol/L为宜;
12岁以上至成年期血Phe浓度严格控制更困难,但不能过于放松,尤其是女性患者,为以后孕期血浓度控制打基础,此年龄段血Phe浓度在120—600 μmol/L为宜。
2、注意事项:要预防Phe缺乏症,因为Phe是一种必需氨基酸,治疗过度或未定期检测血Phe浓度,易导致Phe缺乏症,表现严重皮肤损害、嗜睡、厌食、营养不良、腹泻、贫血、低蛋白血症等,甚至死亡。因此,需严格监测血Phe浓度,Phe浓度过低时应及时添加天然食物,将血Phe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。
(撰稿:姚朋 审稿:叶和义)